说起惠民保,大家肯定不陌生,比如北京普惠健康保、沪惠保等等。
从去年开始,这种由政府指导、保费低、几乎零门槛的医疗保险经常出现在地铁里、报纸上,
惠民保因为是由政府牵头、有多家保险公司共同承保,是社保体系外的市民福利,
所以它带有“普惠”性质,天然具有纯商业保险没有的优势。
因为是社保体系外的延展,带有普惠基因的惠民保也同样友好,
不限年龄、不限健康条件、不限职业,只有一个要求——参保了当地医保。
除了对健康条件有要求(要做健康告知),还会限制投保年龄(大部分产品限制60岁以内)和职业(一般限制1-4类)。
以超越保2020来举例,百万医疗险的健康告知一般会涉及到这3个方面:
过去2年是否曾被拒保、延期、加费或者附加条件承保;是否住过院、做过手术、是否连续服药30天以上;过去1年内,是否有健康检查异常。
可以看到,身体有点小毛病的人群,和有过被拒保历史的、特殊职业人群都是不能投保百万医疗险的。
而这部分人群,惠民保都可以接纳,这是它的绝对优势。
也就是说,在买保险之前就已经患有的疾病不赔,甚至包括在等待期内发生的疾病。
因为既往症是买保险之前就有的,也就是说不属于未知风险,是铁定要赔钱的事了。
而惠民保对于既往症也是可以报销的,也就是可以“带病投保”。
哪怕是已经患有癌症,也可以理赔,这一点是商业保险做不到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惠民保虽然可以报销既往症,但对于既往症人群的报销比例会相应降低。
以沪惠保为例子,非既往症人群的报销比例为70%,既往症人群的报销比例为30%-50%。
虽然比例有所降低,但对于带病投保的人群来说,已经是福音了。
惠民保虽然好,但它也不是万能的,很多人都不知道,惠民保也有免责条款!
正常的免责条款,比如美容、整形、整牙、洁牙、保健等等,这些不管是百万医疗险还是惠民保都是不报销的。
前面说过,惠民保是社保体系外的延展,参保条件跟医保直接挂钩。
如果你去的不是医保定点医院(比如私立医院)或者没有走医保结算,那么是不能报销的。
如果你因为换工作或其他原因导致医保断缴了,那么惠民保就不能用了。
而百万医疗险在有社保情况下报销100%比例,无社保情况下也能报销60%。
享受医保福利延展的同时,也要和医保政策捆绑在一起。
惠民保便宜,还可以带病投保,买了它,还需要百万医疗险吗?
总的来说,它俩的区别有以下几点:投保门槛、保障责任、续保、免责条款。
可以看到,投保门槛低以及对既往症、先天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的报销,是惠民保的优势所在。
简单来说,惠民保的优势是人人都能投保、旧病也能报销。
但除此之外,医疗险主要的保障责任和续保条款,惠民保都是没有优势的。
百万医疗险是不限社保用药的,特殊门诊、自费药、进口药、抗癌药,甚至部分院外特药、自购药,都是可以报销的。
而惠民保和医保捆绑,医保不能报的药,惠民保也有限制。
惠民保大部分只能报销60%-80%,而百万医疗险能100%报销,报销比例会高出很多。
尤其是在治疗大病的花费上,比例更高就能多报很多钱。
另外,如果未经医保结算,惠民保是不报销的,百万医疗险通常也能报销60%%
大部分城市惠民保的免赔额通常在2万左右,也就是医保报销过后自付部分超过2万,才可以进入惠民保的报销。
如果按照医保报销了70%来算,那么治疗费至少达到七八万了。
而百万医疗险免赔额通常是1万,部分产品免赔额还能每年下调,报销的门槛更低。
但因为惠民保的普惠性质,带病也能投保,大大降低了投保的门槛,那么如果赔付率过高、保费覆盖不住,能否持续经营就成了问题。
惠民保作为福利性质的惠民保险,固然是非常好的,最大优势是接纳高风险人群投保,人人可投保、旧病也能报销。
如果身体情况达不到百万医疗险的健康告知要求,或者有先天性、遗传性疾病,
那么非常适合买惠民保,对于既往症也有一定比例的报销。
那么惠民保既可以投保、价格也便宜,就是一种福利了。
职业要求超过4类的人群,通常不符合百万医疗险的职业要求,那么就可以投保惠民保。
对于健康人群,惠民保也可以作为福利来投保一份,但作用比较有限。
如果想要更全面的保障范围、更高的报销比例、更稳定的续保,建议选择百万医疗险。
保险是我们幸福生活的基石,是家庭爱的避风港,保险是无法替代的杠杆金融工具!
温馨提示:在实际保险问题情景中,个案情况都有所差异,为了高效解决您的问题,保障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向专业人士说明情况,解决您的实际问题。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理赔圈发布,保优赔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保优赔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客服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