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近日,深圳社会建设领域的“基本法”——《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建设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在市人大常委会网站公开征求意见。
这项立法的重点是解决民生领域的“痛点”和“堵点”问题,包括教育、住房、就业、医疗。
1、推行大学区招生,建立教师交流制度
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比例严重倒挂。根据这一城市特点,《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提出市政府应当实施科学合理、积极有效的人口政策,逐步实现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教育问题关系千家万户。
《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提出,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
如何破解当前的“择校热”,给学位房降温,这是义务教育阶段社会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提出,推行大学区招生和办学管理模式,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制度,健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2、探索建立普高与中职学籍互转机制
高中是基础教育的最高阶段,近年来,我市高中教育取得很大发展,但公办普高学位不足、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问题仍然存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提出,加快公办普通高中学校建设,丰富普通高中类型,高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此次立法还搭建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开放衔接的教育“立交桥”——明确提出,在中职学校探索开办综合高中班的基础上,建立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和学籍互转机制。
此举有利于培养既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又达到一定专业技能标准的综合性、实用型人才,给学生提供多元成才通道。
在高等教育方面,《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提出,鼓励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支持高等学校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建立学科专业增设和淘汰动态调整机制。鼓励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
02.
3、完善二手房价格引导机制,建立租赁参考价格制度
深圳寸土寸金,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设专章对住房保障问题进行了规定,提出构建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
从今年初我市率先建立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发布机制起,我国多地实施了这一制度,以期给楼市“降温”,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
这一创新举措写进了立法,《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提出,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商品住房建设和交易管理,完善二手住房价格引导机制。
对于居住供应比例方面,《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提出提高居住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比例,加强托幼、养老等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设施配置,保障各项公共设施规划建设。
统计数据显示,深圳常住人口住房自有率仅约23%,超7成市民需要租房。
为更好保障“租房族”的权益,《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提出市住房建设部门应当建立房屋租赁参考价格制度,引导房屋租赁当事人合理定价,对租金水平进行合理调控。
同时,会同市有关部门探索租售同权制度,逐步推动租房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与购房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4、建设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托育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
围绕先行示范区建设“民生七有”的目标,此次立法从多个方面进行了规范和保障。
三胎政策来了,配套如何跟上?
《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提出,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设婴幼儿照护托育体系,建立3岁以下分层照护托育模式,培育标准规范、收费合理、便民利民的普惠性托育机构,降低市民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在社会保障方面,《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要求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落实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
加快发展以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以企业(职业)年金为补充、与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和商业保险相衔接的养老保险体系。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以社会保险卡为载体的“一卡通”服务管理模式。
《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还提出,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强化内涝治理。持续推进综合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和应急体系建设。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实施“科技强安”战略,加强安全风险源头治理,健全覆盖城市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各领域各环节的全生命周期综合风险监测预警和管控体系,完善风险防范化解长效机制。
03.
实际上,今年以来,全国针对教育改革动作非常大。深圳推行大学区制也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就在7月初,北京西“多校划片”动真格的了,对今年9月份入小学的孩子来说,2020年7月31日(以下也简称“7·31”)后新购置的西城区房产不再对应单校登记入学,而是学区内甚至是跨学区多校划片。
所谓登记入学,也就是单校划片,即一个小区对口学区内的一所学校;而多校划片,则是一个小区对应本学区内或相邻学区的多所学校。
以西城德胜学区为例,有家庭在“7·31”后新购房产的,孩子不仅没能进入此前对口的牛小,甚至连德胜学区也没能留下,最后只能被调剂到相邻新街口学区或什刹海学区的普通小学。
这意味着,2020年7月31日之后“上车”、多花几百上千万元购置了顶尖学区房后,入学“牛小”的愿望落空。
有业内人士表示,“此次被调剂的多是之前户口不在西城的。”德胜学区并不是西城学区房成交量最大的学区,但是其作为北京顶尖学区的代表,其入学政策的变化却能牵动最敏感的神经。
近半个月来,西城顶尖学区房价出现“松动”,甚至大幅跳水,有德胜学区内的学区房降价超100万甚至近200万元待售。
但受观望情绪影响,北京顶尖学区房的交易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反倒是中下等学区房成交量活跃。
而深圳情况类似,据2020年9月统计的深圳典型性学区房价格数据表明,深圳名校学区二手房最高已经接近22万/平(因深圳执行二手房指导价,此份数据仅供参考)。
注:以上均为50㎡以下小户型单价
(因指导价的出台,只能调取2020年的数据作为参考)
高烧不退的名校学区房市场,也使得深圳此次大力推行教育改革。虽然深圳推行大学区和北京的多校划片不一样,但是教育的趋势是很明显的。
接下来,北京学区房大跳水不会只是个例,而深圳的天价学区房也或将掉下神坛!
附征求意见稿全文链接:
http://www.szrd.gov.cn/rdyw/fgcayjzj/content/post_715418.html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