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本次理赔纠纷案件,不去过多评判。
但在日常保险产品的销售过程中,是不是所有条款都是如此?
答案:不是的!
例如,下面这份保单里截出的条款里对等待期的定义,就不是等待期内确诊,而是等待期内出现症状,就定义为“发病”。
比如等待期内有剧烈头痛,当时没有去就医,后来看医生的时候说,我头痛一段时间了,刚好头痛这段时间在等待期内,那等待期后确诊“脑癌”,是不是跟今天所讲案子中等待期定义不同?比本文说的条款对客户更不利?
如果是这样的条款去打官司,会不会更难去打赢这个官司?
在这里总结4点:
1、在最初投保的时候,认真看清楚条款,才能知道哪个产品对自己更有利。
2、如果已经购买了如上所示的条款的产品就没救了吗?也不是。
曾经在别处购买的产品,如果没有自己满意的人做售后服务,我们同样对这些保单开放有偿服务资格,具体可以加微信或者后台详询。对于本身在我们这里投保的所有保单是免费服务。
3、任何时候就医提醒都要特别注意,尤其是给家里的老人家。往往在购买保险的时候健康告知说,啥问题没有,看医生却想说的严重点让医生更重视,结果保险理赔时才发现问题。
4、过了等待期是不是就医就可以随意沟通?也不是!“我N年前就有头痛、便血的老毛病“——这句话就医主诉非常多见,却是保险理赔的巨大绊脚。
团队接手过非常多案例,2020年接触直肠癌拒赔有三例都因此陷入困境,购买保险时健康告知问到有没有便血勾选“否”,就医时却告知有。
除此之外,还有接触到乳腺癌,脑出血,甲状腺癌,SMA等,都因等待期内出险陷入纠纷。
#最后总结这个案例只是对“等待期”这个定义做了解析,那么一本厚厚的合同,有无数的名词解释,弄不清楚都会变成隐患。
保险不同于一件衣服,一个包包,不合适大不了不穿不用。保险因其杠杆性,缴费的时候几百元,关键时刻甚至都能撬动上百万的住院费用。
所以,保险绝不能因为人情而投保,专业的事情请交给专业的人。如果对保险没有绝对的敬畏心和长期主义,请不要轻易加入保险行业。
今天案例就分享到这里,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选择合适的保险产品,欢迎来咨询;
如果你的保险面临理赔纠纷,也可以来咨询,需要的资料在开篇的文章链接里。
我是千千,不为任何保险公司代言,我只忠诚于我的客户。
责任编辑: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