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阶段
金融保险行业如何在深化改革的同时提升业绩
作为金融保险行业的“老大哥”
中国人寿给出了一份行业样本
根据银保监会2021年上半年银行业保险业运行发展情况介绍,截至6月保险业实现原保费收入2.9万亿元,同比增长5.2%。上一年同期这一涨幅为6.46%。
数据变化的背后,折射出保险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阶段面临的现实挑战。
高质量增长阶段,保险行业如何在深化改革的同时提升业绩?作为金融保险行业的“老大哥”,()给出了一份行业样本。
7月15日,中国人寿召开2021年上半年工作会议,业绩远超业内预期。上半年中国人寿合并营业收入6381亿元;保费收入5182亿元;合并总资产(不含广发银行)达到5.5万亿元;管理第三方资产规模1.9万亿元。
这份“期中考卷”背后,体现的是中国人寿转型发展、改革创新的叠加效应。
转型发展蹄疾步稳
站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人寿围绕“重振国寿”战略部署,转型突破,行业领先地位稳固。
上半年,中国人寿保险业务稳中有升。其中,寿险子公司实现保费收入4426亿元,与市场主要竞争对手业务下滑形成明显对比,表现出稳健的竞争力;财险子公司实现保费收入467亿,非车险占比同比提升近7个百分点,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养老险子公司企业年金净增管理资产规模超500亿元,职业年金规模持续领先主要竞争对手,净增投管资产规模约157亿元。海外子公司实现保费收入超380亿港元,首年标准保费继续保持香港市场首位。
上半年我国经济发展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321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7%。中国人寿紧密跟踪市场变化,灵活调整投资策略,取得了良好收益。集团合并资金运用余额5.2万亿元,全系统投资收益率持续跑赢行业平均,资产管理子公司在“2021全球资管机构500强”中位列中国第一。全集团第三方业务实现收入同比增长近9%。养老险子公司累计管理资产规模超1.4万亿元,资产管理子公司合计管理第三方资产规模超4770亿元,国寿投资子公司管理第三方资产规模超270亿元。
银行板块,集团成员单位广发银行总资产较年初增长超5%,增幅达到股份制同业平均水平;境内人民币存贷款均达到1.9万亿元,增幅均处于股份制同业领先地位。
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持续加快,越来越多金融保险公司将健康养老纳入发展战略中,通过构建保险价值链上下游企业的深度合作机制,打造“保险+健康养老”生态,立足生活场景,用更具黏性、价值和多元化的服务满足客户需求。
中国人寿正在有序推进康养产业布局。目前中国人寿已在苏州、天津、海南、成都等地投资建设了康养社区,在市场上打造了以国寿嘉园为品牌的高端复合型养老社区产品,项目兼具康养酒店、养生公寓、健康管理等多种复合业态。其中,中国人寿首个医养结合养老社区国寿嘉园·天津乐境也于7月12日正式开业。同时,中国人寿也在发展普惠型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覆盖养老主流需求人群。目前,中国人寿在深圳的4个普惠型社区养老服务项目全部投入运营。
展望未来,一系列宏观政策和鼓励措施下,健康养老服务将呈高速增长态势,具有前瞻布局思维的中国人寿,有望成为健康养老产业的新标杆。
改革创新深入推进
如果说过去五年是保险业“改革创新”的全面觉醒,“数字化”“金融科技”“云服务”等关键词频繁出现在企业年报中,那么目前,改革创新的深入推进已经成为了保险业的共识。
中国人寿以人民为中心,加快产品服务创新,践行着“相知多年 值得托付”的金融央企承诺。
积极利用集团优势,加快各业务板块协同发展。中国人寿加快建设统一客户账户体系,打通集团旗下各业务条线微信端触点,启动保险协同、保银协同利益分润方案试点,为客户带来全面高效的金融服务。
以产品创新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寿险子公司积极探索城市定制型、健康服务结合型等新型商业健康险,推广“随时随地掌上赔”、广智能投保 2.0、“慧算”等系统,为超过 6.6 万名客户提供重疾一日赔服务。集团成员单位广发银行推出“银电通”“科技 E 贷”等线上化产品。资产管理子公司建立行业景气度模型,积极推进国债期货业务并完成保险业首单交易。基金子公司成功发行全市场首支沪港深 300ETF。财险子公司建立非车险“产品超市”,打造“鑫享家”“店家自由保”等渠道专属产品。养老险子公司客户关系管理平台建设加速推进。
服务大局主动担当
重振国寿努力提升经营业绩的另一面,是中国人寿坚持履行金融央企的社会责任。
为助力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国人寿全面推动“扶贫保”工程提档升级,全面参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精准帮扶保险覆盖超1000万困难人群。集团成员单位广发银行脱贫贷款余额157亿元,资产管理子公司投资涉及“三农”领域和乡村振兴概念的债券185亿元,财险子公司加快价格保险、收入保险及“保险+期货”、粮食制种保险等创新产品的研发推广。
同时,中国人寿积极服务大局,用行动彰显了央企的态度和担当,为稳定经济、服务民生添砖加瓦。中国人寿大病保险覆盖3.6亿城乡居民,社保补充医疗保险覆盖全国超半数省份;直接服务实体经济的存量规模近3万亿元,占投资资产比例超60%。
例如在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绿色发展方面,中国人寿投资四川凉山州和藏区债券存量超过30亿元,资金用于凉山州境内会东县乌东德、雷波县溪洛渡、宁南县白鹤滩水电站建设。6月28日,在建规模全球第一、单机容量世界最大的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正式投产发电,标志着我国大型水电工程建设完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历史性跨越。
为支持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中国人寿不断健全绿色投资、绿色保险、绿色信贷体系,上半年新增绿色投资130亿元,绿色信贷余额385亿元。并且创新研发林业碳汇指数保险。4月26日,全国首单林业碳汇指数保险落地福建省龙岩市,在保障森林碳汇能力、助推“碳达峰、碳中和”领域实现了保险新突破。
健康和养老始终是民生保障里的“重头戏”。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自6月1日起,中国人寿作为浙江省专属商业养老保险6家试点承办单位之一,积极推进产品研发和业务方案、财务制度、投资安排和销售安排等方面工作。
作为金融业的三大支柱之一,保险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受国家宏观政策支持、人口老龄化加快、养老医疗保障需求不断增大,以及金融科技推动等诸多条件影响,我国保险行业还将会以稳定的增长幅度高质量向前发展。
此趋势下,2021年下半场乃至“十四五”期间怎么走,对于中国人寿至关重要,对于保险行业也意义匪浅。在企业经营层面,中国人寿在“重振国寿”战略的引领下,已经确定了坚定推进商业模式升级、加快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综合化经营的主基调。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人寿将继续回归到保险保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本源,在服务国家大局中谋发展,在满足人民多样化金融保险需求上出成绩。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