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21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在这些《通知》中,有五则好消息。
1、居民医保财政补助同步提高
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新增30元,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580元。同步提高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40元,达到每人每年320元。
也就是说参加了城乡居民医保,除了个人缴费外,还有财政补助。个人缴费320元,财政补助580元,共缴费900元,财政补助的占比是64%,是个人消费的1.8倍。
2、居民医保待遇完善
加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衔接,充分发挥综合保障功能。进一步巩固稳定住院待遇保障水平,政策范围内基金支付比例稳定在70%左右,完善门诊慢性病、特殊疾病待遇保障和普通门诊统筹,做好待遇衔接。
3、参保门槛降低、放开户籍限制
进一步放开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户籍限制,对于持居住证参加当期居民医保的,各级财政要按当地居民相同标准给予补助。
也就是说,只要有居住证,不管是不是本地人都可以享受财政补助,并且与本地人的标准是一样的。
4、特殊群体不设等待期
规范待遇享受等待期设置,对居民医保在集中参保期内参保的、在职工医保中断缴费3个月内参加居民医保的,以及新生儿、农村低收入人口等特殊群体,不设等待期。
也就是意味着,这些特殊人群不需要再等待几个月,就能够直接享受医保待遇了。
5、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方式
完善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等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方式。坚持线上和线下结合,推进参保人员办理参保登记、申报缴费、查询信息、欠费提醒等“一次不用跑”。
强化了参保缴费的方式,再也不需要一次一次地往社保局跑了,双方都能够节省时间。
其实在2009年的时候,就已经有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了,2009年是每人一年20元,2015年是每人一年120元,2016年是150元,2017年是180元,2018年是220元,2019年是250元,2021年是280元,2022年是320元。在这13年间翻了16倍。
为什么城乡居民要参加基本医保?
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惠民举措,是由政府拿大头、居民拿小头共同出资构建的医疗保障项目。在医疗费用不断上涨的前提下,个人与家庭难以承担重大疾患带来的风险,而加入居民基本医保,得到的不仅是医疗费用风险的分散,还是一份心安。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