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早已看清社保的本质,但由于其强制属性,即使公司和个人都有意退保,可行性也不大;有的人正要就业还没交社保,对当中的经济账还没搞清楚。在这种大环境下,个人应如何应对呢? 在大量反市场的政策中,政府社保的骗局属性是最容易看出来的。人们由于知识或智力的局限,可能会固执地相信“最低工资有利于穷人”“计划生育是无奈但必要的”,但社保纯粹是经济账。抛开其侵害自由的部分不谈,单从投资收益的角度来考虑,它也是不划算的。 这方面不必多重复,社保的骗局本质可以参看喻涛老师的《政府社保是个巨大的骗局》,具体的经济计算可参看郑褚老师的《我们为什么不该交社保》。 但现实则较为复杂。有的人交了多年社保,临近退休,出于对政府的信任,社保之外并没有多少养老的准备;有的人早已看清社保的本质,但由于其强制属性,即使公司和个人都有意退保,可行性也不大;有的人正要就业还没交社保,对当中的经济账还没搞清楚。在这种大环境下,个人应如何应对呢?
首先要做的当然是止损。最理想的情况是:如果你有门路,则想办法把你的那一份社保金提现,从此退出社保。如果不能提现,但可以退出,也应果断止损退出。往一个骗局添砖加瓦,无论如何都不是合适的选择。 如果这两者都不能做到,至少也要想办法往少了交。至于那不得不交的部分,就当是附加的个人所得税吧。 如果你刚刚参加工作,还没参保,也应按照“可少交就少交,可不交就不交”的原则。如果你去的是大公司,社保多半逃不掉。如果去的是成长型公司(即小公司),往往交不交社保是可选的。 这时候的一种常见误解是:你每交一块钱,公司也会相应地帮你多交一块钱,因此在收入有节余的情况下,多交是上策,因为这样等于总收入增加了。 要厘清这种谬误,我们必须意识到,往社保里交的钱多半是要不回来的,即使要得回来,也多半不是现在的样子(几十年后购买力大减)。因此多交钱这个举动,首先会让你的工资变少。
况且在市场中,企业招一个人的成本并不只是雇员的到手工资(比如说4000块),而是工资加社保医保所得税等等(比如说6000块),多交社保(比如总工资加到7000块)只会增加企业雇用你的成本,从而让你在市场中不受欢迎。 在上述例子中,从四千到六千七千这两三千块的差值都流向了政府,雇员和雇主都是受害者。因此如果社保不是严格强制的话,职场新人还可以主动提议不交社保,而把省下来的两三千块中的一部分作为现金发放。 假如工资变成五千块,老板多半会欣然同意,因为比起交社保,他省下了一两千块,而你则多了一千块的到手工资。万一老板是个奥派,说不定还会因此对你刮目相看。
除此之外大概只剩下一种情形。如果你交了很多年社保而即将退休,这社保还要不要交下去?可见的收益就在眼前:再过一两年,就可以每月领取还过得去的退休金。抛开意识形态的争论,这个问题大概没有统一的答案,而只能自己仔细盘算。 经济学可以判断社保的骗局属性,并断言在一个长的时间维度里(二十年三十年),它一定会破产。但不容易判断的是,它会以何种方式破产(延迟退休年龄?印钞票?加税?发债?老老实实宣布破产?)以及何时破产。
但不管这钱能否领到能领多久,所有人都不该倚靠社保来养老。多赚钱多存钱,倚靠商业保险,倚靠其它投资渠道,恐怕才是正途。有精力的话,多生两个孩子也是不错的选择(计划生育估计也挺不久了)。 当然以上讨论不包括公务员。公务员请保证按月足额缴纳社保医保和所得税。这不仅因为你的老板就是主持骗局的人,还因为在体制里,“想方设法少交不交社保”不仅缺乏可操作性,还是一种非常奇怪的以至于足够阻断你的上升空间的行为。个人能力可以不出色,但一颗红心一定要有。这些钱,就当是为你的职业生涯所做的基础投资吧。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